来源:2015.06.19 楼亮 中国房地产评论
自从泰禾集团公布一核两翼战略发展目标,短短两个月的频繁动作,逐渐给我们揭示了其发展战略从一枚枚棋子到一盘棋的路径变迁。在董事长黄其森带领下,其转型步伐大超预期。运作方式多有创新,给外界耳目一新的启示。
此轮调整以房地产为核心,金融和投资为两翼,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成立泰禾金控,投资电商深圳吉屋。此前,泰禾集团已经参股东兴证券、福建农商银行以及福建海峡银行。但黄其森的步伐并未止步。5月22日,泰禾落子保险业,与福建能源集团、七匹狼集团等10家福建知名企业共同设立海峡人寿。
投资的深圳吉屋,类似房多多,已具备上市潜质。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自2011年创立以来,成长迅速,其中2014年实现房地产交易流水约150亿元,营业收入约1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约400%。这有点象相关多元化,即寻找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投资并对主业有帮助,同时可以获得投资收益。
入股海峡人寿,从长远看黄其森意图打造养老地产运营平台,短期看,随着养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有着险资标签,泰禾集团的股价就有了更好的上涨题材。
至此,泰禾集团涉足证券、银行、保险和电商等多领域,其大金融布局初步坐实,泰禾集团的说法是“有望成为业内最领先的金融投资型地产企业”。事实上,泰禾集团正在一步步迈向金控集团模式。接下来,泰禾集团会不会推出自己的金融产品,将是大概率事件。
泰禾集团搭建的大金融战略架构,最简单的初衷是利用参股甚至控股金融机构积极融资,解决地产行业“大投入、长周期回服”这一顽疾。在此基础上,泰禾集团在有转身空间的同时,必然会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风控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其协同效应,并且提供具体竞争力的房地产产品和金融产品。泰禾集团的大金融战略实则是地产企业转型的样本,具有借鉴意义和参照意义。
这一模式可能由原来的上市公司肩负的融资任务转向多平台模式,多平台反补地产行业,进一步帮助集团打造专业化资本运作平台,并抓住由此产生的富裕资源进行内部整合和外部扩张。
从一枚棋子到一盘棋的路径变迁,与黄其森早年出身银行有关,而回归金融又是地产企业的行业属性要求。这条创新之路实则是回归本源之棋。
泰禾集团的转型之路显得很超前,类似于金控模式中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平衡体,其内部子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混业经营优化资源、提高效率、创造规模效益的优势。但若管理不好,便会转而成为负面协同效应,即集团内部之间产生风险传递,甚至发生集团风险外溢。
所以,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风险控制。否则,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产品创新根本无从谈起。从目前看,泰禾集团或参股或控股的金融类公司规模较小,风险可控,其风险则是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