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成福州商圈新“痛点”
记者日前获悉,为了增加东街口商圈停车位,东百大楼西侧将兴建该商圈首个地上钢结构双层停车场,目前材料已陆续到位,建成后将增加车位三十余个。业内人士称,虽然增加的车位不多,但足见传统商圈已经开始重视“停车难”问题。
同时,开业不足一年的最新商圈仓山万达广场,却不时传来停车难的声音。
那么,福州商圈停车到底有多难?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东街口、万宝、万达等福州多个商圈发现,不论新老商圈,停车难问题都无可避免地发生着。
现场目击>>>
地点:万象城 抢车位如打仗
周六晚上,市民
地点:东街口东百 无车位兜圈忙
市民
地点:仓山万达广场 停车难,找车更难
记者调查>>>
停车难无疑是现在很多有车族的切身感受,下班回家小区要抢车位,出来逛街购物在停车场兜兜转转找不到车位。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日益增长,福州商圈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商圈的“痛点”,相比社区的停车难,这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车位:停车一位难求
如今停车难现象,最明显的就是传统商圈。东街口不大的一个路口就有大小商场四五个,而规划的停车场却十分有限。
目前,东街口商圈目前拥有东方百货停车场、大洋百货停车场、新华都百货停车场、海峡影城停车场、榕城大剧院停车场以及东百停车场。
其中,东百有停车位200多个,大洋停车位100多个。工作人员表示,周一至周四白天,商圈内各停车场基本全天都有空位,平时晚上和双休日或节假日车位还是没法满足车主的需要。而海峡影城停车场的100个车位中,有一大半被机关单位“包月”,真正用于流通的车位还不到50个,车位紧张的情况也是长期存在。
老商圈车位不够,新商圈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宝龙城市广场、万象城、金融街万达广场发现,虽然情况比老商圈稍好,但一到周末或节假日,用“车满为患”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周六晚上8时,记者在金融街万达广场地下停车场看到,地下停车场内一层仍可以找到空余的停车位,而双层机械停车设备第二层基本处于空置状态。但与万达广场仅一街之隔的一个地上收费停车场则是另一番景象。不大的停车场里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来得晚一点,就没有车位了。
近年崛起的万宝商圈也存在同样的尴尬。市民
在采访中,车主们纷纷表示,因为地下停车场停车环境差、取车麻烦等原因,在同等条件下,他们首先选择的还是地面上的停车场。
导视不清,停车费劲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相比老商圈,万达广场停车场规划要算是“出手阔绰”,但是因为许多车主发现地下停车场标示不清,光线不足或脏乱工等原因,更喜欢直接将车停在地面为数不多的停车场内,导致地上车位非常紧张。同样的问题出现在福州许多商圈内,记者了解到,由于导视不清,没有明显的引导标识,很多车主下到地下停车场后,对于停到哪里也是心中无数,往往要转上一大圈才能找到位置停好,浪费了不少时间。
找车困难,如入迷宫
对一些车主来说,即便停车问题解决了,“头疼的事还在后头”。
记者走访东百、万达等车库发现,这些地下停车场的标志同样不清楚,但总体来说,新建地下车库总体停车环境要比以前建得好。
一个车库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标志不完善等原因他经常要帮车主找车。记者在车库看到虽然物业已区分了A、B、C等区域,但是由于车库格局错综,出口众多,要想快速找到爱车,还真不容易。
除了标志、标示不完善,记者发现许多停车场还存在着:出入车道人车混行、照明光线过暗、自行车电动车乱停放,及建筑维护机器设备在停车场杂乱安装等隐患和问题。
“因为地下停车场是商场等经营单位提供的一种便民服务,并非强制配套设施,就目前情况看,对于停车场的标示、标志及服务质量标准,并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也无相关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只有消防部门会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一业内人士表示。
问诊福州商圈停车难
土地稀缺、规划滞后、信息化程度差是主要原因
曾经有专家调研估算,目前福州市区小汽车数量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而福州市的停车泊位增长率为每年1万个,巨大的增长差距让停车问题日渐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车多,不是停车难的根源;停车场规划滞后、使用率低,规划车位被挪用,信息化程度差,才是导致福州停车难的症结所在。
问诊原因》》
多位专家均指出,停车难,究其原因,首先是规划部门对停车场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前瞻性,城区停车场建设缓慢、数量少、规模档次低。其次,一些开发商受利益驱使,将大量原规划的停车场擅自挪作他用。
“已经形成的商圈位置大多寸土寸金,就像小区的开发商一样,开发商宁肯用地盖成房子也不想规划成停车区域。”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章旺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原因,“没有地”成为商圈停车场奇缺的最大原因。
NO2 滞后的规划
既然地上停车场供应不足,为什么不将目光转入地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陈章旺表示,停车管理科技含量低,信息化程度差,一些地下停车场设计不合理,坡道陡,出入不方便,造成有车族不愿使用地下车库。
陈章旺说,从整体上看,福州绝大多数地下停车场仍然摆脱不了“脏乱差”的景象,致使福州车主一直以来习惯将车停在路面停车场。
“现在的商圈停车位多是10多年前规划设计的,远远跟不上现在对停车位的需求。”,专家认为,这种情况是包括福州在内的许多城市都没有预见到的,因而也就没有预留足够的空间。
NO3 开发成本高
一位地产业界人士告诉记者,福州地下空间水多,属沙质层,涉及工艺和安全问题,开发成本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地下的建安成本至少是地上的2倍。同时,福州地下空间潮湿、空气流通性差,将增加一些使用费用,这也使得开发出租客户比较谨慎。
政府出招》》
打造智能停车场
事实上,福州有关部门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尴尬的停车难问题。对此,也出台了不少举措,希望能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
福州市鼓楼区是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停车方面应用的先行者。2010年9月, 福州市鼓楼区将政府机关大院大门口西侧建成了全市首个全智能停车场,并在下班时间向公众开放。在这里停车位可以提前预约,还可以用手机刷卡、拨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电子付费。
目前,“智能停车场”已经在福州市得到广泛应用,市民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时预定福州市鼓楼区冠亚广场、闽发大厦、正大广场等30多个停车场的车位。
此外,今年福州立体车库数量也在增长。但调查发现,由于早期立体停车场造价高,维护费用不菲,所以使用率很低。位于湖东路的立体停车库一共有22层,每层可停2部车,共有44个车位,停车收费标准每次10元(4小时),平时只供大厦上班人员使用,而六一路升降横移式的四层立体停车场是一家会所投建,只有下午会所开始营业期间才开发使用。
专家支招》》
增加停车场服务功能
如何有效缓解福州商圈“停车难”,陈章旺认为商圈需要加大对停车场的投入,增加服务功能,使停车场在管理上更人性化。“例如大洋晶典地下二层停车场就提供洗车服务,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和商场定位很符合,也能吸引车主关顾。”
陈章旺坦言,要做到这些,前期投放的资金可谓巨大,这就要求开发商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实力。“停车场是一个商圈的卖点,是参与竞争的基本要求。虽然建设期的投入较大,但带来的回报也不容小觑。”
除了商家需要出钱出力,政府也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能。业内人士指出,相关部门要完善停车场专项规划,严格落实适度超前的新、改、扩建公共建筑等停车配建指标。此外,要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建设停车引导与监管系统,有效减少出行前和出行中的盲目性以及寻找停车场所的绕行时间和行走距离。
业内解招》》
规划要有前瞻性
对于目前有关部门及商圈商家所做出的一些改善措施,泰禾集团商业地产公司总经理朱进康认为,这些举措只是当下的应急处理措施,“现在的这些措施只能小范围改善停车情况,但受到土地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在现有商圈大规模地增加停车位几乎不可能,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商圈停车矛盾未来可能进一步激化。”
为此,不少地产界人士认为,停车问题是决定商圈最终繁华的关键因素,在海西大跨越的背景下,政府规划之时,要前瞻性性的引导开发商,今后城市的商圈需要一个能全方位解决停车问题的方法,而城市也呼唤一个能全方位解决停车问题的的商圈。
商圈停车难引市民热议
智能化是停车场发展趋势
采访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样规模的商场,停车难对营业额的影响超过30%。因此,“车位量”、“停车服务”、“智能化”将成为商圈未来兴衰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
那么,作为顾客,希望享受到怎样的停车服务呢?日前本报报道了福州商圈停车难问题之后,在市民和有车族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市民
声音》》
市民
政府要出面整合、引导和监督
一些商圈辐射范围内,不管是小区还是写字楼,在一定的时间段停车位均未完全充分利用。为此,需积极整合,盘活这些被闲置的停车位。建议政府责成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对策,在保障车库所有权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让被闲置的车库充分发挥效能,从而暂时缓解商圈停车难矛盾。
市民
建议引进智能停车系统
除了增加新的停车资源外,最重要的是现有的一些老旧停车场需要进行改造升级,增加停车场的“科技含量”。比如发达国家和国内少数先进城市已经率先使用的智能反向寻车系统、停车引导系统等,希望福州的停车场也可以引进这些高科技的技术,在停车、取车等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为车主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市民
建议设立停车信息共享平台
政府或是商圈经营者可以推动停车咨询服务平台建设。驾驶员开车到达某一地方,想停车又找不到允许停车的地点时,只要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呼叫一个全市统一号码,然后由工作人员告知车主在该地段停车的最佳地点和时间以及车位是否已满。
观点》》
老商圈:构建立体停车场
对于解决现有商圈停车难问题,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兴建立体停车场。据了解,这种占地少而停车位多的停车场在许多地窄、人稠、车辆多的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建造成本高,导致停车费用高,致使福州早期的立体停车场利用率低下,不被市民广泛认知,但立体停车场的发展前景仍被看好。
据了解,福州目前已建有立体停车场:六一路???四层的升降移库立体停车库,已投入使用3年多;湖东路阳光城小区旁立体停车场,2005年开始投入使用,是福州最早的立体停车场;五一路大利嘉城附近有升降横移式停车场,共计77个停车位,正在建设中;金融街万达广场地下停车场已有个双层机械停车设备……
新商圈:启用智能化大型停车场
对于正在兴建和规划中的商圈或综合体, 业内人士呼吁,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政府规划部门,都应该把将停车场的规划作为首要“任务”,要避免目前商圈高峰时期停车难的弊病,修建足够满足未来10年停车需求的停车场,引入智能化系统,进行科技停车。如引进计算机管理、IC卡识别系统,提高车库的自动化程度等,使停车变得更容易、更方便。
泰禾集团商业地产公司总经理朱进康认为,停车问题是决定商圈最终繁华的关键因素,它甚至对一个商圈的成败具有一票否决权。在大海西背景下,卫星城市的结合更加紧密,城市之间的一小时生活圈已成现实。为此,作为海西的省会城市,福州更需要一个能够承载各方来客的新龙头商圈,需要一个能全方位解决停车问题的的商圈。这就对商圈内大型综合体的体量提出很高要求,自持的大量车位及各种先进的设备需要大量投入,不是普通开发商可以做到。
他山之石
上海:试行“错时共享”
上海卢湾区尝试多处推广“错时共享”,如一些新建居民小区的停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小区内外的停车位资源,实现单位、餐馆停车场车位共享、小区道路通过时间差共享——单位、餐馆停车场对居民开放、小区道路夜间限时停车。
伦敦:高档商场外收费最贵
英国的停车费是根据时间、地点不同按不同标准收取的。平常住在伦敦,要是开车进城的话,不光要考虑交纳进城费的问题,还要考虑停车的问题。如果开车进城的话,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先把附近的停车场找好。伦敦市中心的停车场收费相当高,最贵的是著名的哈罗兹商场附近的一个停车场,每小时收费高达20多镑(约合200元人民币)。
纽约:商业区路边停车最多2小时
纽约市区,路边停车是纽约市政府设立和管理,收费相对较低,但规定却非常严格。对停车地点、时段、时限和收费标准,做了严格规定。纽约市商业区及主要街道,有停车计时器,最多可停两小时。如超过规定时间还没将车开走,就会吃罚单:市中心繁华地带每小时1至2美元或更高,其余地方1小时收费为25美分。
而室内停车场定价按市场需求来定,收费相对较高,每小时收费从十几美元到20多美元不等,一些黄金地段停车场的收费在全美国都是最高的。
停车位问题 一票否决商圈繁华与否
商圈停车不用愁东二环泰禾广场献良方
随着本报前几期的深入调查报道,有关商圈停车位问题不仅引发了众多市民的热议,更引起了商家的强烈关注。昨日,泰禾集团商业地产公司总经理朱进康带着“处方”走进本报:“所有的困惑在东二环泰禾广场将会得以全部解决”,现场为我们展现了商圈停车难的最新解决方案——东二环泰禾广场的全方位智能停车系统,从该套方案上,我们发现,在市中心拥有一个大型的智能停车场,其实并不遥远。
据了解,东二环泰禾广场,这个被誉为“海西第一个城市综合体”将在二年后为福州、乃至全省提供首屈一指的全方位停车解决方案:提供至少4200个停车位,地下室大型停车场配备智能反向寻车系统、24小时动线服务。
车位最“多”:4200个停车位 创海西之最
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痛,它绑架着一切和商业有关的存在,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入驻商家的档次、形象、营业质数都需看停车位“脸色”。可见,停车问题是决定商圈最终繁华的关键因素,若说它对一个商圈的成败具有一票否决权的作为,并不为过。
日前,泰禾集团商业地产总经理朱进康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商圈能否培育成功,停车最关键,东二环泰禾广场早在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停车一族的需求,大幅提高停车位配置,将至少拥有4200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停车位3600个,地面停车位600余个,这一数量在全省各大商圈内可谓位居首位。“这样的规模将保证在福州五年领先,十年不落后。”
据悉,东二环泰禾广场定位为“海西第一城市综合体”,届时将会吸引超过80%的周边居民,超过50%的榕城市民,超过20%的邻城市民前来消费。宽裕的停车空间和便捷的停车服务,将是未来项目商业商务繁华的保障。
找车最“快”:反向寻车系统智能+高效
有过商场停车经验的顾客都知道,面对相似的停车位置和标示,无法辨识方向,就算记住停车位号码的都无法快速的找到爱车,更何况经常忘了记停车号,寻车实在是一件让人非常痛苦的过程。
停车位不仅要管“够”,还要方便快捷。据泰禾集团商业地产公司设计部有关人士介绍,东二环泰禾广场地下大型停车场的一大特点是“停车快、找车也快”,除了设置科学、清晰的停车诱导系统外,还将在海西首次引入国际领先的智能反向寻车系统。该系统可以帮顾客尽快找到车辆停放区域,解决顾客迷茫的空间感和在众多车位中寻车难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福州目前车位普遍存在的“地上热地下冷”的问题,使得地上地下停车同样便利,大大提高地下车位的利用率。据了解,在福州乃至全省各大商圈停车场内引入该系统的,东二环泰禾广场可谓首家。
据介绍,东二环泰禾广场引入智能反向寻车系统后,一切问题都交给电脑处理,当你的爱车淹没在茫茫的停车场内,只要掏出停车时发放的卡片,插入停车智能系统电脑, LED显示屏将准确定位你的爱车位置,并“画”出到达停车位置最近的线路,以最快速度找到爱车。
通行最“畅”:24小时动线 全天候无忧停车
看完一场电影,商场打烊,电梯停运,这时候无论是走出商场,还是到达地下停车场,都变得很不方便了。据泰禾设计人员介绍,这样的困扰在东二环泰禾广场,同样不存在。
据了解,这个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各个群落间的动线,无论是下沉式商业广场、购物中心,还是酒店、写字楼,都与地下室停车场便捷相联,且24小时动线运输,随时可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例如,驱车到地下停车场,从负二层,就可以直接到室外步行街或购物中心内部,引导标示清晰,室内外互通便捷,让人乐于穿梭其间而不会没有方向感——24小时交通动线,将让全天候停车变得毫无障碍。同时,东二环泰禾广场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全省唯一采用“中央缴费系统+自助缴费系统”的先进模式,来缓解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车库出口缴费拥堵的现状。车主可以在逛完商场、到达停车场的扶梯出入口,自由选择中央人工缴费,或者刷银联卡用缴费机自助缴费,这样就可使原来集中于一处的缴费压力大大减轻,出车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