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17

2009.09

— 分享 —
一亩至四亩大院 国宅别墅典范
浏览::2009.09.17时间::2009.09.17

“运河岸上的院子”代言北京别墅


运河岸上的院子实景

    别墅作为一种位于金字塔尖的居住物业类型,植根于京城这片皇天后土上,若想百年传承、流芳后世,注定需将北京深厚的地脉文脉融入建筑血脉。然而审视北京别墅17年的发展历程,有没有一个项目真正能够“代言北京别墅”?将哪个畅销别墅产品搬离北京土壤,放于任何城市皆不成立?究竟怎样的产品能够“代言北京别墅”?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曾说:“当院落消亡,地域的特征模糊,群落的生活形态趋同,失去的将是我们的文化特征和我们的民族性,同时断裂的是我们的人文景观和我们的文脉。”伴随北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承中国文化精髓的院落渐渐成为珍贵“古董”。2004年,泰禾地产携手数位国际知名华人建筑师、艺术家,在北京京杭大运河畔,建造“运河岸上的院子”。5年后,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再次率领其开发团队,将“运河岸上的院子”进行了“从矮墙到高墙、从凹院到阔院、从美宅到深宅”的全面升级,使“中国庭院精神”提升到全新高度,为“中国院子”贡献出时代的最佳典范——新“运河岸上的院子”,真正为北京别墅代言。

   显隐尊荣 私密围合
    个人空间及领域感是获得私密性的重要手段。新“运河岸上的院子” 新“运河岸上的院子”回归传统的青砖围墙的围合设计,在超低容积率、空间足够开阔的前提下,将原有院墙高度从1.4米上升到4米,真正四方围合,把建筑和庭院收纳其中,构成绝对私密的独门独院。院墙将内部建筑与庭园完全收藏,于外窥不得一丝端倪,“私密性”极强。4-6米宽的街巷尺度将高墙的等级感和气势烘托出来,令人敬仰而无压抑感。与此同时,新“运河岸上的院子”还依“门第高低”之身份意象,最终确立了院子主人的尊荣地位,在内涵与外延两方面,为中国院子树立了新高度。

    雕梁画栋 大宅门风
    中国古代对门的营造极为重视,门的位置、尺寸、安装时日工序等均有严格的规定与繁复的讲究。新“运河岸上的院子”将中国宅门体系重新植入,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比如影壁浮雕、抱鼓石,其纹样均选自恭王府、网师园等著名宅邸,由中国石刻之乡河北曲阳的手工匠人纯手工雕琢。自秦始皇时期起,曲阳就成为中国皇家建筑属地,院子石材的雕刻,也都出自当年皇家建筑雕刻世家的传人手笔;门头贴砖为沉积数世纪采自千米深海的火山岩;灯笼平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宝章先生执笔设计,以充满时间光泽的紫铜为质地铸造而成,时尚而又充满文化韵味;纯柚木实木大门更体现了建筑质感……“运河岸上的院子”院门体系,层层递进的序列感,营造出威严仪式,彰显出中国世家应有之礼仪气度。

    千米阔院 人生大境
    “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中国园林是融合时空的艺术,一处流动的空间。有天有地的院子是中国人居的核心,而目前北京市场上其它纯独栋别墅项目,绝大多数属于“大别墅、小庭院”,院子面积极其有限。经过泰禾集团的重新改良,新“运河岸上的院子”园林尺度加大,户均院落面积达598平方米,最大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上,远远超过了别墅自身的建筑面积。私家庭院分为前院、侧院、后院三大部分,主人可随意分割功能空间,充分享受阔院生活。
    此外, “运河岸上的院子” 在园区大环境的营造上,以《兰亭集序》为精神内核,“三坊七巷”为原型,一街、七巷、一集园为架构,重建了中国院落文明之“街巷体系”。弯弯曲曲相勾连的街巷,章法参差,深得礼乐韵致。巷边花树、高大院墙、精美门头与影壁浮雕,步移景异,妙趣横生;留白之空间,亦韵味无穷;借鉴拙政园之林木意境而成“集园”,将中国园子的景观精髓于此尽皆呈现,力成“园中有院,院中有园”之人间佳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先生看过“运河岸上的院子”后感叹,“如果用三个字表现中国,都是用“jing”字,儒家的“敬”,佛的“净”和道的“静”,院子这个项目都做到了。”一位京城某著名中式别墅的开发商也发出感慨:“你们这个院子的味道做的比我们的还要足。”在“庭院”逐渐成为人们记忆中最美丽的建筑符号之际,55席新“运河岸上的院子”无疑已真正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重新定义高端院居生活,成为显赫世家的传世宅邸

信息披露 · 联络泰禾 ·
关注泰禾
版权所有 泰禾集团 Copyright © 2025 Tahoe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05005533号-2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x微信公众号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