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70岁了,这次能参加乐龄学堂书法班弥补了我一生的遗憾,找回了缺失已久的东西。”
“我老伴前不久脑出血,每周要去医院做三次复健,可他自己连翻身下床都无法完成,每次去医院感觉都比长征还难,现在康复医生每周都会主动按时上门,还有血压、血糖等日常检查,太好了。”
“父母年纪大了,本想能住在一起方便照护,但我下班经常都夜里了。现在好了,小区里就有养老公寓,有医疗照护人员,还能给他们安排日常活动,父母的生活质量真的是提高了。”
这些都是来自泰禾业主的真实声音,而在这些声音背后则是来自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深入联动。
近日,泰禾集团在助力养老产业发展进程中做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联动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上海民政传媒中心、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智库养老研究院、上海老年报等“九”家单位共同发起《养老“九”问年度论坛》活动。
活动聚焦“九”个问题,每期邀请“九”位行业嘉宾,每位嘉宾进行“九”分钟的话题阐述,针对“新时代养老机构如何重新定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如何更好地适应老龄化形势的发展?”、“公建民营如何契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内容及精彩观点编撰汇总成《2019’养老九问》,作为一份沉甸甸的养老行业经验宝典。
▲泰禾集团副总裁全忠在养老九问年终盛典
对泰禾养老未来发展规划做了说明
▲养老行业经验宝典《2019’养老九问》
在外界看来,亿万老人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隐性刚需,对于泰禾集团来讲,养老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行业多变时代,坚定不移地推进“泰禾+”战略,才是泰禾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泰禾集团的养老产业希望通过“机构、社区、家庭”三方联动,让每一个地产项目都适合养老。泰禾并未在养老产业上片面追求多而全的产品线,而是根据自身“泰禾+”战略找准一个细分点进行纵深切入,真正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养老地产市场规模为7.7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22.3万亿元,到2050年将进一步扩展至48.52万亿元。
曾经在做与不做养老地产这个问题上,各家房企态度迥异。2014年,孙宏斌在是否会涉足养老地产的问题上回应:“有钱的人没有老,老的人没有钱,为什么要做”。但在广阔市场前景的驱动下,2016年以后,各大开发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养老地产。养老地产领域,进入了“抢滩登陆”的黄金机遇期,护理医院、照护中心、日间居家养老等延伸性服务,也逐渐成为地产项目吸引中高端客户的重要增值服务之一。近年来养老地产逐渐走向成熟,从以地产销售为卖点过渡为融合医疗、养老、护理、旅游等相关产业,实现一体化服务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保利、万科、恒大、绿地等企业在内,全国已有超过80家房企进入养老地产领域,泰禾集团亦是其中之一。
2019年10月,泰禾集团再次将医疗、养老两大板块进行整合,正式开启了医养结合的大健康之路。
地产项目如何实现“医养结合”?有些房企在规模较大的养老地产项目中,选址上邻近综合性医院,某些项目甚至与三甲医院仅一墙之隔。这种思考方式依然跳不出买房子就是选位置的固定模式。房企做养老,到底是做地产+,还是转变开发思维做运营服务,或者两者兼顾,整个行业都在一步步探索。
绿城的乌镇雅园,向业主提供基础的物业、健康管理服务,以及颐乐学院相关课程及内部设施使用,分别收取费用;龙湖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养老项目新壹城,全部自持运营,亦在专注“卖”服务;恒大养生谷则采用了自持物业+会员制的形式,销售会员卡,并为会员提供养老服务,通过收取会员费和服务费实现盈利。
而“泰禾+”战略,以“高品质产品+配套+附加值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也就是说,当业主住进泰禾项目时,生老病死,人生常态,泰禾都提供相关服务。在不断协同地产推进的过程中,泰禾医养产业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特色发展之路。
让每个项目都可以适老、养老,在泰禾不仅是一种产品理念,更是一种敬老情怀。依托“泰禾+”战略的引领意识和前瞻意识,或许可以“管中窥豹”。
截止2019年11月,泰禾集团已在旗下46个项目中布局“家庭医生服务站”,为业主提供问诊、健康管理、康复保健等服务,针对中老年患者建设专享数据库及社区老者健康档案并动态更新。家庭医生的社区坐诊让常规病、慢性病的日常护理已无需再频繁往返医院挂号取药,送医上门、送药上门仅需一个电话。
在居民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和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环境下,未来养老行业将向家居智能化、建筑多样化、功能丰富化、服务人性化、社区规模化方向发展。2019年4月,泰禾医疗-爱莱恩斯全球“影像云平台”正式上线启动,实现了泰禾中美专家会诊,影像同步分享。同月,泰禾在家庭医生服务站中升级使用信息化平台“小鱼易联”,精准分级医疗资源。泰禾还通过与医疗机构、协会等合作,邀请专家或医务人员在社区定期出诊或义诊。同时,打通全国200余家三甲医院“绿色通道”。小病小痛可以依靠家庭医生治疗,稍微严重点的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到全国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疑难杂症甚至可以通过ALLIANCE对接世界顶级医院。
▲泰禾医疗-ALLIANCE影像云平台
【实现中美连线会诊】
目前,泰禾已基本实现“嵌入式”养老,为社区老人提供离家近的养老服务。有超过70个社区以北京、福州为核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可为家中老人提供护理、康复、生活照料服务,如空巢家庭或者术后需要康复的老人也有长期 “托管”服务。
长期“托管”的入托服务站点,设定在“北京裕和苑”,这是泰禾集团养老板块成立以来打造的首家康复型长者照护中心,中心拥有大陆、台湾两地专业照护团队,助力失能老人快速恢复自理能力。在社区,泰禾还开设个性化与多样化的 “乐龄学堂”,让长者不仅老有所养,也要活有所乐。
▲泰禾社区入户养老
▲泰禾集团定点养老康复机构
裕和苑康复中心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环境变化,年轻人常常认为父母没必要和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继续住在一个屋檐下,毕竟两代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多了一道代沟。而很多养老机构都设定在远郊,大部分老人的传统观念还是家族式的养老模式,不愿意远离自己的子女,也不愿意放弃市区舒适的商业和医疗氛围。
因此,泰禾集团开始尝试在院子系产品中增设老年公寓,让三代甚至四代人保持“一碗汤”的距离,父母与子女可以日日相见却互不打扰,子女随时探望,老人舒适生活。以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为核心,为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养老生活解决方案。目前在北京、济南、珠海等地,泰禾已规划了近3000套规模的老年公寓。
“金融+养老+地产”是泰禾集团最新的养老跨界探索方向。在大湾区内落地的首个金融养老项目-珠海项目,旨在突破养老地产的资金瓶颈,利用资产金融化,打通资金通道,实现轻资产化经营,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实现最高标准的服务和产品质量。项目获澳门和珠海金融管理局高度认可,已被纳入横琴珠澳金融示范区重点项目。
在外界看来, “机构、社区、居家联动发展”是泰禾养老产业的中期发展目标。多年来,泰禾一直在追求高品质的产品,但除了高品质的硬件保障之外,社区还应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和服务,给业主带来更高的居住满意度,拥有专属的“泰禾式”美好生活,这是“泰禾+”战略落地的初衷,也是泰禾贯彻医养大健康发展之路的坚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