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灰瓦,高门阔院;乌衣静巷,逶迤精妙。说起坊巷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最著名的当属被誉为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这里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这里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更道出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源承三坊七巷,再造四坊十八巷
泰禾福州院子,秉承泰禾集团“复兴传统院落文化”之使命,汲取三坊七巷建筑形制和造园精髓,以中国传统院落别墅,再造“四坊十八巷”院落格局。兴文坊、聚英坊、儒林坊;玉兰巷、翠竹巷……坊与巷之间相辅相成,构成整齐划一的文学意象,与螺洲古镇风貌交融辉映,散发出诗意般的雅致意境。静街深巷、古树高墙、门庭赫奕,于此择芳邻而居,得优朋之谊,享邻里之乐,中国数千年坊巷院落文化在此延续。
聚英尽藏贤达,院子里重续风华
沧海桑田,几多沉浮,当三坊七巷的辉煌已成过往,又一处朱门阔院,正在演绎新的传奇。泰禾福州院子不仅在建筑上借鉴三坊七巷形制,其在坊巷规划和命名中也尽可能做到一脉相承。全新上市的聚英坊组团,便是取自三坊七巷之“宫巷”的曾用名,巷内明清古建筑居多,深宅大院密布,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清代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近代官宦贤达多居于此。
同时,在福州院子的聚英坊内,还引入了三坊七巷名人故居中的“梅、兰、竹、菊”风雅植物,以此组成傲梅巷、玉兰巷、翠竹巷、彩菊巷。凭借环山衔水地利之势,吸取恭王府理园精华,将传统院落礼序与龙蟠虎踞之自然精神相结合,给人以私密居住体验,让福州古代大族居住文化在院子里不断传承,演绎昔日坊巷人文盛景。
独院新品面世,礼献当代雅士
泰禾福州院子,作为泰禾集团荣归故里的匠心力作,其择址于人儒之乡——螺洲古镇,不仅把泰禾院子系“十城十七院”院落精髓、建筑根脉完美呈现出来,同时还凭借螺洲温泉资源(在建项目),引汤入院,成就福州城区新中式温泉院落。目前,泰禾福州院子聚英坊组团已全新面世,155㎡新中式温泉独院,满足更多雅士所需,恭迎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