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06

2019.05

— 分享 —
今日立夏 | 绿叶阴浓庭院静
浏览::2019.05.06时间::2019.05.06

今日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盛夏时节正式开始。“生如夏花之绚烂”,夏的热烈总令人意绪勃发。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收冬藏,夏是成长的季节,最充满向上的力量。

 

但另一面也是万物躁动的季节,有时会躁动得令人烦闷,甚至慵懒倦乏。夏天的院子,是一座稳定的调节器,把夏天的节奏,平衡在生长与平静之间。春天带来的生命惊喜已经过去,秋冬的内敛沉寂还未到来,夏天把生命最直接呈现出来。一方方院子里,花木繁盛,池水碧绿,危坐日长,动静之间,别有一番风味。

 

冬有消寒,夏有消夏,院子承担了最直接的消夏需求。以泰禾院子为例,不论南北,各处院子,都齐备了历来消夏必备的几样利器:池塘、亭台、长廊、高树深林、石凳、玉阶等等。

 

古人没有空调、风扇之类的自动消暑机器,专在建筑、园林布局中用力,使得院子本身具备了诸多消夏的功能:人在亭廊之间,迎面吹来经过池塘降温的清风,高树绿叶浓厚,又增几分静谧阴凉,石凳玉阶专供晨昏静坐及夜间赏月纳凉。没有电器,团扇轻扑流萤,月色水色凉透,更能沁人心脾。


院静自然凉 



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

闲居逾时节,夏云已嵯峨。

搴叶爱繁绿,缘涧弄惊波。

岂为论夙志,对此青山阿。

(唐·韦应物《夏景园庐》)


古人常说“心静自然凉”,同理,院静自然凉。就生活而言,房子是内心安放的处所,心境如何,受房子极大的影响:住在铜墙铁壁的拥挤高楼里,耳闻车马喧闹,哪怕室有空调,心也难平;在深宅大院里,环境宽松,没有纷繁嘈杂的打扰,寂静非常,心境自然安静下来,也就自然能够享受到清凉。

 

韦应物描绘的夏日园庐,就是这样一处能够让人倍增清凉的所在。整首诗中,没有任何声音,一片宁静,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水面生文,实在是夏日里难得的享受。“静”是诗中气象的总括,“凉”是人在其中的最终感受。所以,清朝诗人项鸿祚也说“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因为静,所以能够消夏。

 

能在夏日里给人带来“凉”的具体事物,在院中首先当属绿树。正如韦应物在诗中开头即写“群木昼阴静”,宋朝诗人谢逸也写过“绿叶阴浓庭院静”,其他还有“柏树庭前度夏”、“庭影夏呈秋”、“百亩园池夏木清”等等,诸多诗句传达一样的意思。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六七月后,不论南北,正是林木生长最盛之时,烈日炎炎,婆娑树影成为纳凉好去处。今人住处,能有三两株与人齐高的绿植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能够容人乘凉的大树,在楼房林立的小区里,就算有一处这样的公共纳凉地,也往往因人多而难得真清凉。

 

院子之美在于独立。一院独成天地,独有自己的四时风光,方才具备满院绿树成荫的条件。作为当代院子的标杆,泰禾中国院子甚至在每一个院中,都费重金移栽成熟高树,甚至其中的海晏庭院里,种了一棵150多年的银杏树。可以想象,“树阴满地日当午”的时候,人在树荫底,耳听“蝉噪林逾静”,眼看“横塘晕浅琉璃莹”,顿觉凉由心生。

 

“横塘晕浅琉璃莹”,这便是夏日院子纳凉的第二件宝贝:水。中式院落私园必设池塘,大者可容泛舟,小者足征赏荷,更有凿渠疏引、曲水流觞等流动性更强的水流设计。“终日凭阑对水鸥,园林长夏似深秋。槐龙细洒鹅黄雪,凉意萋萋风满楼。”(明·兰廷瑞《夏日》)凭栏对水,加上深深庭院本身的阴凉,在诗人眼中,长夏似乎如同深秋一样怡人。

 

若再逢一场透彻的夏雨,院中凉意自然更增。“横塘雨过水初平,浪影窥窗一孔明”(宋·郑清之《安晚园戏占》),夏雨本自降了恼人热气,院中池塘因此尤显平满,风来自带凉意,人在其中浑然不觉身在酷暑,纵然雨后烈日当空,凉意不增不减,一切恰到好处。

 

夏入园林好

 

孟夏锦园好,山花高下开。

风欹红芍药,雨重紫徘徊。

衣染香边蕊,鞵粘绿处苔。

莺歌兼蝶拍,时送掌中杯。

(宋·喻良能《锦园》)


夏日院居之好,不独在纳凉。纳凉虽好,只是在求解脱酷热的烦恼,目的是为解决难题,更具有创造性的美好在于,夏天给院子中的万事万物带来的无限生意。

 

“孟夏锦园好”,喻良能这首诗首句明意,直指整首诗的主题就是描绘夏日小园中有多美好,山花高低遍开,风雨吹打,尤显花容娇好,能闻香气满园,能听莺声,能看蝶舞,推杯换盏,一切生机勃勃。

 

夏天至盛至阳,生命力到达顶点,“满院薰风夏日长,人在藕花香世界”,夏风满院,无形的气息滋养院中所有的生命体,夏日绵长,这样的生长似乎从内止步,不同风格的院子中,自然形成不同的饱满世界。

 

明朝诗人张正蒙《初夏园林即事》诗云:“夏入园林好,欣逢霁景明。药阑香醉蝶,柳岸绿迷莺。道在心逾逸,情闲迹自清。夕阳红欲尽,一抹暮山横。”诗与喻良能的作品异曲同工,同样首句便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对于夏季到来的喜爱,所有的景致都变得明朗茂盛起来,动物更加繁忙,植物不断生长,人在其中,只要心情闲适,清凉也不是难事,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无限可能。

 

长夏园林白昼闲,高轩留客雨漫山。

倾壶竹叶沉沉绿,落树杨梅颗颗殷。

槛外新荷摇水佩,檐前弱柳舞风鬟。

醉来带月浮舟去,忘却尘埃世路艰。

(明·刘基《夏日访王友文留饮赠诗》)


刘基描述与好友夏日园中相会的情景,通篇以“闲”贯穿,雨后园林盛景尽览无余:竹叶沉沉绿,杨梅颗颗殷,不仅使人观其颜色,似乎更感受到其美味,新荷弱柳随风雨舞动,正是夏日生命的直接彰显:夏天里,一切都在动,都充满了躁动的美感。

 

“入夏后园闻更好,绕池十丈看荷花”,漫长的夏日里,信步在院子中,因为树木生长、院中幽静,身无酷热之忧,可以遍赏院中美景:在庭院里,看高树绿叶茂密如巨伞;在池边,看荷塘摇曳多姿;在亭台廊庑中,看满院莺飞蝶舞,天上流云轻度,地上叠影悄移。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人生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明·李攀龙《早夏示殿卿》)夏日景致如此纷繁,其本质大体相通,均以茂盛为意,哪怕只取一景入诗,都能示现此趣。李攀龙这首诗便只选黄鸟入诗,佐以诗人春天酿成的百花酒,“黄鸟一声酒一杯”,意趣盎然。

 

夏日赏万物,夏夜赏凉月。虽说春花秋月,秋月最惹人爱,但在院子里赏夏日的月色,也别有一番风味。宋朝诗僧释云岫《夏夜》写道:“夏夜追凉月满庭,谢家池上旧山青。自惭无物堪酬对,只把禅心伴月明。”


月色满庭,凉意自生,清静之心犹如天上之月,两相遥对,无有挂碍

信息披露 · 联络泰禾 ·
关注泰禾
版权所有 泰禾集团 Copyright © 2025 Tahoe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05005533号-2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x微信公众号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