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网
时间:2017年9月29日
导读:
黄其森认为《意见》堪称一座灯塔,为企业家的实际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宏观层面,还是实操层面,《意见》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所以,我理解《意见》既是企业家的成长指南,也是中央对企业家的殷切期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在25日正式公布。意见提出,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以下是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针对中央发文聚焦企业家精神,给到搜狐财经和搜狐焦点的答复。
搜狐财经&搜狐焦点: 您如何理解《意见》的发布?
黄其森:我个人认为,《意见》的发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环境有着全面准确、深入科学的判断,此时以专门文件的形式提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必将对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意见》的发布,是对企业家群体的莫大肯定、极大鼓舞。围绕为企业家营造健康成长环境,从理论构建到实际操作,从法治环境到社会氛围,《意见》都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将极大增强企业家群体的信心。
再一个,我认为《意见》堪称一座灯塔,为企业家的实际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宏观层面,还是实操层面,《意见》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所以,我理解《意见》既是企业家的成长指南,也是中央对企业家的殷切期望。
搜狐财经&搜狐焦点:您如何定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黄其森:泰禾成立至今21年,我自评为一个怀揣“创业者”心态的企业家。我个人认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全的,企业家创造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又激励感召了更多企业家。
责任心和创造性,我认为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最重要的内核。
先说责任心,我觉得这既是一种个人自觉,更是一种历史自觉。所谓个人自觉,企业家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之一,它融合了理想主义、实干精神、人格魅力、战略把控能力等等,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求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
另一个就是历史自觉,这是一种对于自己所处时代、所在位置、所担责任的清醒认识。具体一点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交付给我们的历史使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所以企业家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企业家精神则需要有时代内涵。
再说创造性。我个人非常欣赏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而创新是增长的灵魂。一个企业的成功,一个企业家的成就,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创新。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过去这两个国家的崛起,是伴随着一批世界级企业的崛起,而这些世界级企业成功的共同原因就是持续不断的创新。
搜狐财经&搜狐焦点:结合您所在企业,您是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的?
黄其森:说到发挥企业家精神,我先谈一下创新。在创新方面,我在泰禾主要进行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板块创新。
大家都知道,十几年前的房地产界,充斥着“欧风美雨”样式的建筑,什么罗马小镇、加州水岸、托斯卡纳,等等。我曾经说过,睡在罗马小镇,如何做出美妙的中国梦?房子除了建筑属性,还要有文化属性。建筑留存数十年数百年,影响的是不止是一代人,选择什么样的建筑风格,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所以,泰禾坚持做新中式,进行产品创新,十年磨一院,打造出了泰禾“院子系”,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后来推出的“大院系”、“小院系”,也是泰禾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的成果。也正是因为如此,泰禾才能做到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再一个是服务创新。应该说,泰禾服务的客户已经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需求,对于文化娱乐、高端教育、高端医疗、保险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是固步自封,还是勇于创新?毫无疑问,我觉得泰禾要坚定不移地选择后者。最近,我们推出了“泰禾+”的服务战略,这其实就是利用泰禾在教育、文化院线、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为客户带来从“好房子”到“好生活”的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还有一个是板块创新,这实际上是服务创新的基础,也是泰禾不断前行的动力。泰禾应该是房企里面进行多元化布局较早的企业,从最开始的商业地产,开发了包括福州五四北、东二环等大型高端城市综合体,到后来的进军文化、教育、金融和健康领域。当然,泰禾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而是强调要形成合力,要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最后,我谈一下责任心,谈一下社会公益。成立20多年来,泰禾一直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我也一直在强调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并且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多年来,泰禾先后在扶贫助困、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方面捐资超过10亿元,应该说,公益早已融入每一个泰禾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