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12

2019.01

— 分享 —
【品院】过完腊八就是年,最浓年味在院子
浏览::2019.01.12时间::2019.01.12


腊八,开启了年味。

 

有个朋友生动地形容了年幼时腊八给他的感觉:那就像探险寻宝,终于来到藏满想象中无尽宝藏的宝室门口,推开那一扇门时,心中充满对惊喜的期待。十二月初八,就是这道横在寻常日子与年节之间的门。

 

若具体比之于泰禾院子,腊八犹如那经过巧思设计的院子门头,迈过之后,奇趣横生,意兴盎然。院中美景及美好的生活体验,便是浓浓年味的具体着落。

 

每年腊八,不论南北,泰禾各处新中式院落中,开始显露即将步入年关的欣喜。同为传统文化的显现,腊八等传统节庆,与院子等中式建筑,都能激起寻根的家园意识,都能唤醒“乡愁”。

 

节庆自不待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人眼里,所谓节日,无不该热闹团圆,从正月开始,吃元宵闹元宵,吃粽子过端午,吃月饼度中秋,到年底,腊八日吃腊八粥,除夕夜吃年夜饭,又是一年周而复始,无不是亲人汇聚一堂的良辰。

 

院子也是如此。中式院落讲究环抱式的格局,院子本身的方圆围合,像极了一家人围坐的情景。院内自成天地,言笑晏晏,院外邻里无数,来往之密,胜过远亲。中国人骨子里对这样的建筑容易产生依赖性的安全感。

 

▲绘画:伊晗


有当代作家曾经批评北京四合院的封闭、自成格局有很深的负面作用,造就了闭塞惧外的四合院思维。这是中式院落积累过深、沉淀过重造成的值得惋惜反省的一面,但另一面是,这最符合中国人骨子里安守家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阶哲学。

 

家是一切事业的根基,家园是一切理性思维、感性情绪的起点。节日,院子,都饱含着家的气息。科技发展,社会变迁,这两者现在都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节日,无非就是假期的代名词,没有假期的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多成为朋友圈里的三两张海报和若干篇鸡汤文;院子,成为住在水泥森林里的人们,难以触碰的,可望不可即的完美家园象征。

 

泰禾院子是中式院子与现代居住要求的结合,作为中式文化的传承者,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中式民居的影子:四合院之四方围合,游廊相接;江南民居之秀雅玲珑,山水掩映;闽西土楼之浑朴宏壮,内里勾连;等等。

 

现代化高楼在过去二三十年间迅速占满城市,在那之前,很多人都有着关于院落的居住记忆。尤其是在院落中度过童年的,对院子生活的美好,印象尤为深刻。

 

特别是逢年过节。院落生活中,有最浓厚的年味。

 

何为年味?大概,人的味道就是年味。人们爱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对于中国的家文化来说,核心无非就在一个“人”字头上。相比于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中国人对于家人的重视程度,深深刻于血脉之中。

 

腊八,作为年味的开端,承担着最初的启示作用。还在上学的孩子,放学之后,雀跃回家,心中惦记着今日腊八,家里香喷喷的腊八粥、腊八饭正在等着。田埂上,遥见炊烟入云,似乎闻到无尽的香气。

 

这一天,近处家人聚在一处,共享美味,笑语间,计划着如何过年,期待着远处的家人尽早归家。“民以食为天”,对于孩子来说,年关将是一场盛宴的开启——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餐,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粥,是第一道年味美食。关于腊八、腊八粥的传说典故不计其数,儒释道各家均有相应的解读和习俗传承。不论何种解释,都可窥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两大价值观:

 

感恩。儒家说“吾日三省吾身”,佛家说“觉有情”,道家讲求道心,实际上都是首先对于自己道德上、修为上的反思。腊八年关,一年即将过去,开始反观一年得失,尤重感恩所得,行祭祀之礼。“腊”从“肉”旁,意为以肉“冬祭”,“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这本是腊月、腊八里的一层古老含义,一年到头,感恩天地。

 

布施。腊八是“佛成道日”,当初释迦牟尼获施乳糜后,于菩提树下在腊八日成道,布施便成腊八重要的一层本来意义。至今,众多寺院,泰禾不少院子,都会在腊八日熬制腊八粥赠予有需要的人。众多产生于民间的传说,也指向了对己勤俭、对外布施的慈悲心,腊八、腊八粥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对于孩童来说,腊八的价值或许尚难体会,但由腊八、腊八粥开启的新年,充满惊喜。吃完腊八粥,意味着学业即将结束,更多远在异乡的亲人将要回来,院子里将会有更多玩伴,院子空间蕴含的适宜家人团圆的属性将被发挥到极致,日日嬉戏,夜夜欢声,餐餐美食。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宋朝诗人张耒,曾写过许多关于腊日的诗,这一首趣味饶多:“日暖村村路,人家迭送迎。婚姻须岁暮,酒醴幸年登。箫鼓儿童集,衣裳妇女矜。敢辞鸡黍费,农事及春兴。”新旧交替,阳光渐暖,人人欢喜。

 

孩童的美好经历,在日后将会熬成浓密的乡愁。家乡仍在,时光已逝,物是人非,独为异客,这样的被放逐感,充斥于新都市人心中。如何消解安放这乡愁,一是家人佳节再次团圆,二是再次回归院居场景中,最美好的,当然是两者兼得:在院子中,与家人团圆。


(本文插画版权为品院栏目独家所有,未经允许禁止使用。)


信息披露 · 联络泰禾 ·
关注泰禾
版权所有 泰禾集团 Copyright © 2025 Tahoe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05005533号-2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x微信公众号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