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人蕉
中式合院,于现代居住中地位显赫。
2018,注定是天津合院的登极之年。北泰禾,南绿城,接连以王牌产品线重磅布局——继绿城开启北方首个桃李春风不久,泰禾“院子”在津首作也在众盼之下浮现生态城。两座合院园景,一南一北,一秀一幽,给天津这座中西混生、不乏洋气的城市带来了崭新的中式居住思考。
近日,听闻“泰禾·津海院子”示范区初绽芳容,我们专程赶往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再品一座院子中蕴藏的家国情怀。
1
很远处,便能识出泰禾院子。
一座巍峨门楼如帝王旒冕,以大挑檐的气度塑造出九天阊阖的天子威仪。走近前,门扇雕刻繁复精工、山水壁饰框景相衬……匠心温度皆伸手可触,又能于镂空处侥幸窥得园中“漏出”的几许秀色。
▲泰禾·津海院子实景图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候。推开厚重的金色柚木大门,宫廷威仪扑面而出,中轴对称的格局之上十盏铸铜宫灯于两侧阵列拥护。
一路踏着“花开富贵”、“荷香满堂”、“竹报平安”的地雕步步深入,最终站在了一字铺开、寓意步步莲升的三组宝莲花石雕之上。举目照壁,竟认出是明·王绂的《太液晴波》,7米长卷的铜模转印承载着手笔恢弘的精雕细琢。
一路威严,是百姓家宅中不得见的宗室神秘。路尽而景出,方才竟未发现路的一侧藏着山水圣境。
拾级登高忽得一座古建景亭,有名“坐石临流”。凭栏环顾便晓其中深意:一池水景,苍松、睡莲、悠草、落瀑,最出神的还是太湖石,看似天然实为大师斟酌堆叠,或卧池边、或映草木,或坐水央,用材最多的是这座景亭脚下,石依山叠层,层峦梯水,水落氤氲,合力托起亭间俯仰山水的观景气势。
▲泰禾·津海院子实景图
绕池观复,是中式园林独有的步移景易。一路信步,峰回路转,水流花开,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细节处的巧工,地面青瓦立铺将池间水波纹理引上岸来,汉白玉的祥云地雕及拱桥栏杆的雕花纹饰线条流畅,笔触和力度皆有水墨画作之风。询问才知,这一园石雕栩栩如生,竟是手工匠人毫无图纸而恣意挥洒斧凿之作……
一园巡罢,游兴正浓。
2
相比绿城合院的婉约清秀,泰禾的“院子”里更多是中国皇家园林的威仪与恢弘。
此次开放的泰禾·津海院子示范区虽体量有限,却也将院子系素有的园林和建筑面孔毫无遗漏的传神表达。实际上,眼前这幅山水正是未来“三园”之一、已率先实景呈现的云岚园。
▲泰禾·津海院子园林布局
作为在津首作,泰禾·津海院子延续了院子系独树一帜的“皇家礼仪规格辅以百年福州三坊七巷脉络”的规划蓝本,将项目规划为“三园、三街、七巷、八坊”。而院子系在全国的每一处落笔,都有亲近地缘文化之本心,同时取意国内历代皇家建筑中的代表作为每一作品“定神”。
在天津也不例外,只是津海院子的神色模板并非舶来。
偏爱天津的历代帝王,乾隆定算一个,“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是人尽皆知的乾隆语录。津海院子的通盘神韵就出自乾隆兴建于盘山、规模仅次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第二大皇家行宫园林——静寄山庄。
于是,“三园、三街、七巷、八坊”的每一处命名皆出自此间。譬如,上述所游云岚园之名就取自乾隆御题“太古云岚”,取静似太古之意。触《钦定盘山志》载:山椒拾极而上,地旷而见远,为穹宇复阁;再以“七巷”中的雨花巷举例,其名得自静寄山庄最北石佛山上雨花室,乾隆曾为此写道:文殊问处维摩答,一室缤纷天雨花。试看青松与红杏,因风作响讵争差……
▲泰禾·津海院子坊巷布局
老实讲,了解泰禾·津海院子的项目规划是个费力活,也是技术活,一路典故不断、笔墨纷飞。“皇家气派”看似是泰禾院子系的一样面孔,但深读方知,园中蕴藏的文化故事才是项目各自更为生动的“微表情”。在泰禾·津海院子,静寄山庄的盛景取意方是其难能复制的天津个性,相符而来的是乾隆的盘山往事与文笔风流遍载整个社区。
于是,我们是否该这样理解——在这个国人文化自信重建,中国传统居住方式话语权归来的时代里,所谓中式豪宅,不该只有建筑形态的模拟与复原,更重要的是深宅阔府背后贵族精神及文化底蕴的深种与养成。
这或许才是,泰禾院子系最具心得的头部进化。
3
静街深巷、古树高墙、门庭赫奕、影壁浮雕、匾额灯具、特色铺装……
看多了泰禾的院子,很容易想见津海院子未来的庄严礼制、空间气势甚至是独有文化符号的运用。但在我们看来,望族生活的仪式感更集中地体现在视觉与精神之上,也更多向高墙之内弥漫生长。而以泰禾为代表所倡导的“新中式”,则不仅仅是建筑形制上的取精用新,很重要的还有“非中式”及“不同中式生活方式”的兼容并蓄。
譬如,津海院子“三街、三园、七巷、八坊”的规划方案,按照现代居住语境——地块北侧为洋房组团,南侧为合院组团,“三街”勾勒出了社区内的主要动线,“七巷”实际是合院建筑间东西方向规整排布的毛细路网,二者配合使整个园间的交通体系疏密有序,阡陌万千。
▲岩翠园透视效果图
“三园”则更集中地承载业主们的户外活动需求。如果说云岚园可以被称作志趣空间,那么对称规划于两排洋房之间的另两园,则更多是提供现代居住服务的功能性景观。
东侧的岩翠园布置假山叠水、儿童活动区、童车停车位,地面涂鸦,摇摇乐,攀爬装置及林下看护空间,兼顾休闲赏景与亲子互动;西侧的芙蓉园则以芙蓉盛放过程编织“三醉芙蓉”图样的大型地铺,营建生态活动广场。
4
坊、巷是每座泰禾院子几乎都有的基础规划脉络,源起百年福州三坊七巷,这样的居住形态俨然不是帝王家的生活方式,但二者却也能在泰禾的院子里完美融合。
合院间的每条巷道,除了承载交通和归家仪式感外,又因其悠长且有高墙、草木簇拥,正是园林意境的上佳载体,因此巷道又成了“园外之园”。
▲巷道规划透视图
▲种植设计图
在泰禾·津海院子,不同巷道内将通过种植海棠、玉兰、樱花、石榴、紫薇、红枫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植物,形成不同志趣空间,也以此使花期相继,四季春色。同时项目规划又于部分巷道中段,以两侧的坊门为界,每每形成四户私属的宅间活动场所,结合特色种植与置石,营造更具归属感的半私密景观空间。
由此,悠悠坊巷便不再只深藏家宅,也不只是芬芳满怀,它们开始与居住在这的邻里发生了强烈关联,人们在此消费时光、交流情绪、阔论天地……任庭院深深深几许,仍不误邻里温情复兴,高尚志趣亦可在此相合相生。
坊巷文化带来了“深宫居住”不曾有过的温度和烟火气。也只有这样,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