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筑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植物对一座建筑物的气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优秀的植物景观搭配能让建筑摆脱钢筋混凝土的冷硬,增加宜居性,让建筑焕发生命力。
现实中,多数高端住宅也都格外重视园林植物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超低的容积率,更体现在对植物景观品质的追求。
如在泰禾的院子里,园林师为了能达到满意的景观效果,不惜成本,对院子中的每一棵树木都精挑细选。
在业内,处理园林植物,特别是移植过程中,一般都会截去树木的树冠,这样不仅能在无复杂养护条件下,提高苗木移植的存活率,并且截去树冠更便于运输,还可大量缩减运输成本。但弊端在于,截去树冠的树木在前期园林造景中效果极差,而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对景观效果还有这着很强的不可控因素。
源自对园林景观效果的极致追求,泰禾院子坊巷与院落间的树木,皆以全冠移植,并且要求胸径超过25cm的成树要单车运输,这耗费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在泰禾,树木移植的成本要高出普通移植的三四倍,但泰禾依然坚持如此。
泰禾所有乔木均从苗原地移栽,在泰禾自有苗圃养育成活,再全冠移植入泰禾院子,冠大荫浓、树形宏伟,层次丰富,从而保证在最短时间形成成熟的景观。
对于园植的重视可以说是泰禾的基因,最早可以追溯到泰禾早期开发的楼盘——福州天元花园,这也是泰禾的成名之作。
当初在天元花园规划建设时,一个问题却让建筑设计师头疼:在规划建设用地内有一株百年榕树,树形庞大,严重影响到了土地的利用率,按照原来的建筑规划,这棵榕树必须要移走。但令人诧异的是,公司高层得知此事后,立马要求无论采取什么手段,也要留住这棵老树。最终,设计部门重新修改了设计图纸,这棵老榕树才得以保留下来。
这个决定在当时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然而,在天元花园建成后,这棵老树渐渐成为《阿凡达》中的“生命之树”。夏季,小区居民聚在树下纳凉,诉说家长里短;孩子们在树下嬉戏,听老人们的故事,这棵树渐渐成为了小区的纽带,链接着每一个业主。十多年过去了,这颗树现在依然屹立在泰禾天元花园,成为了业主们共同的记忆,也成为泰禾匠心园林观的见证。
而备受称道的还有泰禾中国院子中的“公孙神木”,神木树高30米,胸径60厘米,树龄达150余年,2009年泰禾于山西太行腹地一处古刹发现了这株百年银杏。
为了得到这株老树,公司高层亲自前往太行,动用两300吨吊车和数辆牵引车,历时一个多月,才将这棵银杏运到顺义苗圃,并从当地运来大量原生突然,进行精心培植,后被移到中国院子楼王海晏的后院。如今,这株百年银杏已成为中国院子中最具韵味的一道风景线。
人们可以在泰禾的院子里观赏到各种名贵花木,园林师采用各种造景手法,或密植、或扶疏、或错落、或掩映,塑造出各种自然情趣;同时根据地形营造出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体现四季的变化,回归自然本真。
而在泰禾肇庆院子里,院中多条街巷更是以本地植物命名,如木棉巷、槿花巷、丹若巷等,不仅使得整座院子更具本土文化气息,更是将一种园植文化融入到整个院子,使得肇庆院子别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