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28

2017.06

— 分享 —
志愿者之声丨保护传统文化,我们聆听故事我们创造故事
浏览::2017.06.28时间::2017.06.28
文/泰禾志愿者姚超

  6月24日,我作为一名泰禾志愿者,有幸参加了“禾你一起,留住乡愁”2017文化保护行动。
  当天,志愿者一行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位于福州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夏日的骄阳,与鲜红的志愿者T恤辉映,更彰显泰禾志愿者的热情和行动的决心。
  “门对五重笔架山脉,厝前梅溪玉带环腰”,“宏琳厝占地17800余平米 ,始于乾隆六十年,历时28年建成,共666间房。建筑为土木结构,对称翼券仰,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最旺时可住百余户、千余人,是全国最大的的古民居单体建筑”。工作人员引以为傲的介绍着她身后的这座宏伟建筑。


  从虎头门上原省委书记项南题字的牌匾,到寓意步步高升、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高门槛,从女儿墙头“登云 ”、“步月”的美好寓意,再到咸丰皇帝的御笔“紫微銮驾”牌匾 。跟随现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从一进走到三进,仿佛时光穿梭,感受房屋主人一家十几代人在这古厝里生活、读书,文风昌盛、世代相传。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宏琳厝是中国古民居建筑艺术特色的瑰宝,更享有“民间故宫”的美誉。每一处细节,都有陈年的故事,你必须亲临现场,慢慢品味。
  “2016年7月9日水位3.33米”,大门口墙上的一行文字,记录了去年7月在“尼伯特”台风中宏琳厝的受损程度。坍塌后的残垣,开裂了的墙壁,水浸发霉的字画,杂草丛生的院子里堆放着乱石,都见证过了那场可怕的洪水。
  天灾无情,泰禾有爱,灾情发生后泰禾集团随即决定出资五千万元全面修复宏琳厝。现场堆放的砖瓦木料,脚手架搭于廊、弄之间,匠人们正忙碌着,各项修缮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看到大家都在为宏琳厝的修复忙碌,志愿者团队也忍不住帮起忙来,搬砖、拔草,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宏琳厝的修复中,用实际行动保护传统建筑文化。

  随后,志愿者团队又跟随工作人员,提着大米、食用油,带着慰问金,分别看望了几户受灾贫困户,有担负起丈夫鼻癌医疗和两个孩子上学费用、支撑整个家庭的坚强主妇,有老年丧子、卧病在床、清廉著称的老支书。泰禾志愿者的关怀,让他们在经历生活创伤和洪灾之后感受到又一丝温暖。

  传统建筑文化,承于先祖,传于后世。用行动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用产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泰禾集团在行动。保护文化,留住乡愁,泰禾志愿者在行动。
信息披露 · 联络泰禾 ·
关注泰禾
版权所有 泰禾集团 Copyright © 2025 Tahoe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05005533号-2 网站建设:海西天成
x微信公众号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